提到失智症,大家最熟悉的是記憶力變差,然而失智症的表現可不只有記性 差而已。失智症為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的狀況會隨著時間越來 越惡化,每人的病程惡化速度不同。許多民眾對於失智症的印象多停留在患者的記憶力會明顯不佳,但失智症影響的範圍不只有記性,而是全面的認知功能都可能受影響,也因此失智患者整個人的判斷、專注力、行為、計算力,情緒也都可能受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我們會見到失智症個案有些會逐漸喪失語言、思考、學習、判斷能力、以及時空感錯亂等。有些個案嚴重會有個性改變、妄想、幻覺,甚至出現攻擊行為。

失智患者早期的行為改變,常會被患者的家人認為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也因此若疏忽了行為改變可能帶來的警訊,容易錯過早期治療的時機。但失智症後期的行為與精神病症狀卻常是家屬照顧失智症長輩時最大的挑戰跟沮喪來源。也因此若可以提早觀察到家中年長者出現異常行為異常或情緒改變,或許可以提早讓患者及早治療並延緩失智症的病程。

在診間常見的一些失智患者較隱微或輕型的行為改變如:「做菜鹹淡漸與以往不同」、「同理心降低」、「重複言語或行為」、「對於社交或以往熱衷的事物失去熱忱」、「變得較為疑心偏執」、「從以往好脾氣變成甚麼都看不順眼」、「常將物品放在不對的位置或容易遺失物品」、「異常焦慮」,「無故漫遊」,「迷路」、「飲食習慣與食慾改變」、「新出現的異常收集行為」、「錯認現象」等。失智症後期患者甚會有一些較為激烈具體的精神行為症狀,例如懷疑有人給他下毒,偷他的錢,或是另一半有外遇。或有些患者可能出現幻覺,會說屋頂上有蜘蛛、外面有個小孩等,以及不當性需求等等。

不過必須注意,單一的行為改變症狀非出現就需要急著判定個案為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非單一症狀就可診斷。若單只有異常行為改變也可能是憂鬱,焦慮等情緒所致,或其他可能的環境誘發原因,以年長者而言,內外科藥物或者是身體疾病也常是造成長者行為改變的原因。無論如何,照顧者若有觀察到家中長者一些擔心的情況,建議尋求醫療專業人員評估諮詢,並進行完整評估。醫院通常會進行完整的病史詢問,身體與神經學檢查,並使用各種失智評估量表來評估患者的記憶力、病識感、執行功能、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各方面的狀況,來評估個案是否為失智症。若已符合失智診斷,會嘗試進行各種檢查來尋找是否有可逆轉的失智症病因,若為可逆轉原因,如營養失調、新陳代謝異常、感染等。部分個案在給予適當的補充治療後,或能改善。另外至於退化型的失智症,目前也有藥物可以使用,或可減緩失智症的病程,讓某些比較會影響病人獨立性跟社會功能的症狀,能延後出現。

另外若真的罹患失智症,除藥物治療外,家屬需學習從旁協助,如何讓患者維持社會活動、與人接觸,讓患者的大腦持續思考並且得到改善,這些非藥物治療對延緩病情退化與失智症的藥物治療等同的重要。另外家屬與醫師應盡量及早讓患者調整生活習慣、養成健康行為如減少抽菸,控制體重等,避免發生或積極治療已發生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臟血危險因子等,這些方式同樣也可能有延緩病情退化的效果。

失智症並不可怕,在疾病早期,如果可以盡早接受評估與治療,並抱持與失智症和平共處的心態,在生活中找尋適當的方法來補償患者因腦部退化而引起的認知功能缺損,相信失智症的患者和家屬可以找到另一個新的生命平衡。